大家好!在之前的科普里,我们一起了解了骨密度检查的重要性、适合做检查的人群,还有具体的检查流程。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,拿到骨密度检查报告后,到底该怎么看。
很多人做完骨密度检查,拿到那份有图像、表格和各种数据的报告时,脑袋里都是一堆问号:“T 值是什么?Z 值又是什么?它们是表示什么?我的骨密度结果到底怎么样,有没有问题啊?” 别着急,其实解读骨密度报告并不难,只要弄清楚 T 值和 Z 值,就能大概知道自己有没有骨质疏松,量减少到什么程度了。
PART.1
T 值和 Z 值,到底是什么?
① T 值
T 值主要是给绝经后的女性,还有50 岁以上的男性参考的。简单来说,T 值就是把你的骨密度和同种族、同性别的健康年轻人的骨密度平均值对比。计算公式:(骨密度测定值-同种族同性别正常青年人峰值骨密度)/ 同种族同性别正常青年人峰值骨密度的标准差。算出来的这个结果是个相对值,主要用来看看你的骨密度在同龄人里是什么水平。
② Z 值
Z 值适用于儿童、绝经前的女性,以及 50 岁以下的男性。Z 值是把你的骨密度和同种族、同性别,而且年龄也差不多的人的骨密度平均值对比。计算方式是:(骨密度测定值-同种族同性别同龄人骨密度均值)/ 同种族同性别同龄人骨密度标准差。同样,这个结果也是相对值,用来判断你的骨密度在同年龄段人群里处于什么位置。
PART.2
判断标准
(图源:网络)
分类 | T值 | Z值 |
正常 | ≥ -1.0 | > -2.0 |
骨量减少 | -2.5 < T 值 < -1.0 | / |
骨质疏松 | ≤ -2.5 | ≤ -2.0 |
PART.3
真实病例分析
① 74 岁绝经女性患者
有一位 74 岁的老奶奶,绝经后做了骨密度检查。在她的报告里,最上面部分写着她的基本信息,像姓名、性别、出生日期、身高、体重,还有绝经年龄(已隐藏)。左边红框里是 L1 - L4 腰椎的图像,右边黄色表格是 DXA 结果汇总,其中红色小框里的 T - 评分就是 T 值。我们找到 L1 - L4 腰椎整体的 T 值,是 - 4.8。对照刚才说的判断标准,T 值≤ - 2.5,所以可以诊断老奶奶患有骨质疏松症。
② 35 岁男性患者
这位 35 岁的男士,他的骨密度报告同样有基本信息和图像、表格。因为他年龄小于50岁,我们就得看 Z 值。在表格里找到 L1 - L4 腰椎的 Z 值是 1.2 ,Z 值> - 2.0,说明这位男士的骨密度在同龄人里是正常的。
这里要提醒一下绝经前的女性或者小于 50 岁的男性,看报告的时候,要在对应的数值里找最小的 Z 值。如果 Z 值大于 - 2.0,那就没问题;如果 Z 值小于等于 - 2.0,骨密度就低于同龄人了,需要及时就医哦!
PART.4
报告里的神秘图像
很多人可能注意到了,报告左下角还有个图像,这有什么作用呢?这里面绿色、蓝色、天蓝色代表骨密度正常,骨折的风险比较低;
黄色代表骨量减少,骨折风险中等;
红色就代表骨质疏松,骨折风险高。图像里有个⊕ ,它在哪个颜色区域,就表示你的骨骼健康状况怎么样。
PART.5
专业力量护航健康
学科简介
宜春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万载县人民医院影像科是集医、教、研为一体的万载县重点优势学科,学科硬件装备精良、技术力量雄厚,拥有最先进的大型影像诊疗设备,科室业务涵盖X线、乳腺钼靶、骨密度、CT和MRI检查,覆盖全身各个部位。特色检查项目:CT低剂量肺癌筛查、冠脉CT、下肢三段血管成像、颅脑MRA及3D ASL、子宫附件MRI检查、结直肠MRI检查、全脊柱X线检查等。
健康咨询电话:
0795-8981003、8981322
科室地址:
宜春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万载县人民医院 门诊楼1楼 影像科